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看科技创新如何探索无人之境

央视网消息:不久前,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自主采样返回。月球背面的特殊性,让许多关键环节不得不强化航天器的智能自主能力。在这个史上最复杂的无人月球任务中,多个环节面临“第一次”的挑战。下面就跟随记者走进嫦娥六号背后的科研团队,看科技创新如何探索无人之境。

这是人类第一份月球背面土壤样品,重1935.3克。6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标志着嫦娥六号历时53天的月背自主采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六号原本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在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在月球正面实施后,它便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去到月球背面并自主采样返回。

月球的背面既看不到,也联络不到,是真正无人之境。要在那里完成平稳落月、月面起飞、交会对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任务,嫦娥六号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预选着陆区是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环境十分复杂。这个实验室特地模拟了月表上的月壤和凹凸不平的地形,实际情况则更加崎岖,落差达10多公里,嫦娥六号的着陆好比要把一台小型卡车降落到崇山峻岭之中。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避开障碍,找片相对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相机+激光三维扫描”仿佛嫦娥六号的“眼睛”,使它在没有地面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能自主看到前方。在这间实验室里,模拟落月实验经历了上千次。最终,在嫦娥六号任务执行过程中,着上组合体成功避开了陨石坑和山坡,自主选择并落在了一个远优于任务要求的平坦地方。
成功落月只是任务的开始。完成采样后的月面起飞更是难上加难,堪比一次月球上的火箭发射。上升器不仅需要“眼睛”和“耳朵”,还需要“大脑”来配合计算起飞参数,全自主完成。

成功实施月面起飞并非嫦娥家族的首次突破。数据显示,嫦娥六号上升入轨精度较五号进一步提高,体现了自主水平和性能的提升。
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驾驭下,嫦娥六号返回器携月壤经过近40万公里的飞行,最后的考验是如何精准地“踩刹车”。为了在短时间内从近第二宇宙速度的超高速减速到每秒百米,它将采用“打水漂”的返回方式,利用大气层中的阻力快速消耗能量,使速度尽快降下来。但这过程当中大气状况、飞行器自身条件等不确定性,都给“回家”的路带来挑战。

这也并不是我国航天器第一回采用这种跳跃式再入的返回方式,早在2014年,就专门开展了这项技术的验证,并在后来用在了嫦娥五号上。10年来,为了达到超高的返回精度、持续提升算法的可靠性,研制团队进行了超千万组次的模拟“打靶”试验,为连续成功打下基础。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一切正常。

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体现在这项我国迄今为止最高技术水平深空探测任务中的每个细节,11个阶段、上千个动作精准实施,技术突破的每一步都记录下闯关探索的轨迹。面对难关的勇往直前,是科技领域的改革之义。
中国探月工程2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成果不仅让飞天揽月的梦想成为现实,也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探月工程的新高度背后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活力持续激发。展望未来,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探索太空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