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5年,科技创新任务艰巨。
“从国际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等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必须迅速抢占制高点,在世界科技舞台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说。
唐华俊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科技肩负新使命、需要新变革。“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突破农业科技创新关键点,把握农业科技创新落脚点,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
从国内看,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必须牢牢把握主动权,确保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要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努力提高科技支撑和引领乡村振兴的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优化布局、调整方向,努力提高科技供给结构和质量。
唐华俊建议,要强化农业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合成生物学、作物高光效、农业生物固氮、固定杂种优势等基础前沿研究,努力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围绕现代种植养殖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太空农业、未来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同时,要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农村科技和高端智库影响力。根据畜禽和作物产业变动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区域中心布局和科研团队布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学科基础前沿创新需求,谋划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台站、试验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创新平台布局。
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唐华俊建议,要健全以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年轻化,加大对无“帽子”、有贡献人员的支持力度。扎实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创新竞争新形势的高水平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尚智丛
握紧创新发展主动权
本报记者 郭静原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深化改革,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尚智丛表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纷纷调整国家战略,以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利器,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
“当前,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积极作用甚至超过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等。”尚智丛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顺应历史潮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尚智丛表示,我国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仍面临两个瓶颈。一方面,缺少原创性科学技术思想。“我国是一个科技后发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缺少能够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原创性科学技术思想。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尚智丛说。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结合还不够密切。尚智丛认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需要有效地组织知识、资本、人力、土地、原材料及各种社会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建设,“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各环节有机衔接,助力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如今,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的赛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奋起直追。“以5G发展为例,我国已成为5G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之一,这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革新趋势,也满足了我国大规模、更便捷的通信需求。但是,我国高端通信技术产业链仍不完善,还需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尚智丛说。
“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目的是‘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生活’,也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尚智丛建议,面对新时代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清楚认识和判断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注重原始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创新引领产学研用结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打好种业“翻身仗”
本报记者 常 理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高良种自主可控能力。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总体来看,我国种子供应有保障,但种业技术和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特别是一些品种、领域和环境如果出现断供情况,会影响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说。
从品种来看,我国水稻、小麦虽然单产较好,但品质仍有待提升。在大豆和玉米方面,我国大部分品种单产只有美国的60%左右,这主要是受品种改良水平和栽培条件、生态环境制约。“近年来,我国不仅在玉米改良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还对作物的品质、抗病性、抗虫性、节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种业‘翻身仗’。”万建民说。
打赢种业“翻身仗”要做好哪几项工作?万建民表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研发不依赖受体基因型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新一代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无外源基因无基因型依赖,以及特异性强或广适性高效基因组编辑技术、组合诱变技术、新型育种芯片和基因高效分型技术等育种关键技术,推动种业关键技术原始创新。
万建民表示,还要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为对象,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研制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和表型精准鉴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加快建成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国家作物种质库。
此外,要围绕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粮食主产区,加快培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专用,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
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
“当前,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这与我国科技发展阶段性水平有关,同时还存在一些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表示,体制机制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我国科研人员大致分布在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国企、民企、新型研发机构。其中,水平最高的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国企中,而这部分科技人员的流动受到某些制约——收入不能用市场化机制来定价;身份认同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方便在国家机构和民间机构间自由流动。
二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织制度。目前,重大项目攻关还依托于体制内院所、高校、国企等,很难做到汇聚体制内外的科研力量一起来解决“卡脖子”难题,缺乏可以吸纳和动员广泛社会力量的大平台。
三是科研机构的开放交流制度。我国科研机构开放程度不足,研发岗位和研发经费难以提供给外籍科学家。科学发现需要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碰撞,欧盟、日、韩等都有大量课题和经费向全世界研究者开放,而中国科研机构中外籍科学家占比非常低。
四是科研经费的筹集和分配制度。当前,我国基础研究类项目,因不能马上见到经济效益,企业不乐意投钱,基本由政府出资支持。而发达国家中的基础研究经费,很大部分来自社会资金,如企业捐赠、基金支持等。一些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科学项目,也存在同样问题,缺乏社会化资金来源。
如何破除上述体制机制障碍?赵刚建议,要推进院所制度改革,让体制内科研机构拥有更大自主权,畅通科研人员在体制内外不同科研机构间的流通渠道。同时,大幅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科研机构、民营企业的科研力量,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和项目经费扶持,还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国家科技项目、科研经费,要拿出一定额度向国外科学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此外,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科研领域,鼓励成立支持科研的公益基金,对企业资本投入科研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